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玉文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玉文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日期: 2009-1-7 17:41:15 浏览: 19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陈梅花

摘要:在分析中国玉文化资源基础上,得出以玉文化资源为基础开发的玉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考察和经济社会价值的结论,指出开发玉文化旅游资源是开发玉文化特色旅游的基础、是弘扬中国玉文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玉器;玉文化;价值;旅游资源开发
在中国的历史上,“玉”除了是一种具体的珠宝之外,更多地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表现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内涵,促进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华玉文化的形成。奥运奖牌金镶玉的设计并非偶然巧合——有什么东西可以比玉更能代表中国文化呢?伴随着奥运会的中国风格设计被认可,中国玉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必将吸引国内外游人前来观光、学习,因此,弘扬中国玉文化、开发玉文化旅游资源意义重大。
1 玉文化资源概述
1.1 中国玉石资源丰富
1.1.1 “玉”的概念
目前,对“玉”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现代矿物学把玉分成硬玉和软玉两大类,硬玉即翡翠,而软玉主要是指新疆的和田玉,这就是狭义上的“玉”的定义。“玉是远古人们在利用选择石料制造工具的长达数万年的过程中,经筛选确认的具有社会性及珍宝性的一种特殊矿石。”《说文解字》释玉为“石之美者,玉也”。[1]这几种说法就是我们今天广义上所说的玉,它不仅包括和田玉、翡翠,而且包括岫岩玉、独山玉、水晶、玛瑙、绿松石、珊瑚等其他传统玉石。从我国用玉的历史来看,只是在商代以后才大规模使用新疆和田玉,而在此之前各地使用的玉材基本上是就地取材的各种美石。因此,中国玉的定义,不能单纯地依赖现代矿物学的标准,而应该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尊重传统的习惯,把广义的玉作为研究玉器、玉文化的对象。[2]
1.1.2 中国玉石分布
中国素有“玉石王国”的美誉,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极广,蕴量丰富。在中国,玉矿带可分为三大板块:一是我国东北、内蒙古延伸至俄罗斯地区;二是我国江浙地区一直到台湾;三是新疆、西藏和青海地区。已发现各种玉石121种,其中:软玉、硬玉和蛋白石高档玉9种,其他中低档玉112种,包括石英岩质玉15种,蛇纹石质玉18种,独山玉等其他玉39种,印章石17种,彩石23种。[3]其中最著名的是新疆和田玉、河南独山玉、辽宁岫玉,称为中国三大美玉。
1.2 中国玉器历史悠久
从世界考古发掘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得知,以起源之早、延续之久、用途之广、工艺之精、艺术之美为特点的中国新石器时代玉器堪称世界古玉器文化遗存之巨擎。中国史前时期玉器大致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新石器时代中期,大约在距今8000—6000年之间,目前考古发现的主要玉器遗址有辽河流域的内蒙古赤峰市兴隆洼文化、辽宁阜新查海文化、沈阳北部的新乐文化,黄河流域的河南裴李岗文化、早期的仰韶文化,长江流域早期的四川大溪文化、浙江河姆渡文化等。第二阶段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6000—4000年之间。考古发现的主要玉器遗存有辽河流域的内蒙古红山文化,黄河流域的山东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甘肃的齐家文化,长江流域的四川大溪文化、湖北石家河文化、浙江良渚文化,珠江流域的广东石峡文化,东南沿海的台湾卑南文化等。 [4]
夏代的玉器制作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淮南子•说山训》记载:“和氏之璧,夏后氏之璜,揖让而进之以合欢也。”这说明此时玉器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原始社会的装饰性功用进一步发展,并且趋于向礼制化的功用性发展。
商代是玉器的一个发展阶段,1976年在殷墟妇好墓出土了大批的玉器。而在这些玉器中供上层贵族使用的礼器占据了大部分,玉器的礼仪功用开始泛化增长。
周代玉器是中国玉器史上的高峰,1975年在宝鸡市茹家庄西周墓,出土了1300多件玉器。玉器不仅成了礼器中的贵重物品,并且制作量陡增,有些平民也有了少量的玉器。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与统治者密切相关的礼玉饰品也随之发生变化。这时候的玉器作为国家的礼化的功能性有衰退的倾向,且有向民间世俗方向发展的趋势。
秦汉玉器品种更加多样化,汉代玉器原材料好,再加上雕琢工艺精良,品种繁多,以至于中国玉器有“汉玉”之称。这时候玉器的功用性开始向多方向发展,其中玉器的风俗性有进一步加剧的倾向。
玉器至东汉以后,用于百姓日常的生活用器、妇女装饰品开始成为制玉的主流。玉器由浓重的政治化、等级化开始向世俗化转化。
隋唐时期,金属嵌玉、金玉组合饰物是这时候较流行的玉器。另外唐代玉器中已经汲取了绘画、雕塑以及西域艺术的有益养分,形成了唐代独特的玉器风格。
到宋代,玉器更加世俗化和装饰化。宋代文人画的勃兴,使玉文化和文人结合得更为紧密,文人的许多文房用具都成了玉匠精心雕琢的对象。
元代玉器除陈设用品愈见功夫外,当时的玉雕艺人已经在雄浑天然的子玉上动脑筋。《渎山大玉海》是中国玉文化中第一个山子玉佳作,显示出较高的工艺水平。
明清是中国玉器的鼎盛时期,玉器与社会文化生活关系日臻密切。同时明清玉器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的表现手法,汲取传统的多种琢玉工艺,融合贯通,使其作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中华民国初期,民间玩玉、赏玉之风盛行,玉器纹样造型基本沿用明清风格,大多以改用、仿古为主,设计简单,工艺精致。
新中国成立后,产业上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派和以上海、扬州为中心的南派。北派玉器善用俏色,技艺精湛;南派玉器典雅、圆润、秀丽、精工,尤以大型玉器山子雕为特征。
改革开放后,在发展传统玉文化、将举世闻名的中国玉雕玉器产品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中,近几年来相继诞生了“金玉九龙壁”“盛唐风韵”“九七香港回归”等一批工艺卓越、价值连城的旷世珍品。[5]
纵观我国玉石开采利用、玉器加工的发展史,尽现了我国玉文化的博大精深、玉雕艺术的精湛。
1.3 中国玉文化内涵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玉文化发展史上,随着玉器的大量发掘及人们对玉器的认识、理解的不断深化,玉器逐渐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归纳一下,主要有下列几点:
(一)生产工具。据文献记载:处于黄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均出土过玉制的凿、矛、斧、铲等生产工具,有的带有使用痕迹,说明它曾用于生产或战争。
(二)祭器。在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玉制祭器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原始先民认为,玉器具有通神的功能,是通神的崇拜物。至奴隶社会阶段,玉器作为礼制之符端而为王室服务,“六器(即璧、琮、圭、琥、璋、璜六种器)”是商周时祭祀自然神的玉器。 [2]
(三)装饰品。目前已知最早用玉器作装饰品的是距今7000—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殷商时代,佩饰玉也较常见,殷墟妇好墓中就有大量的发饰、头饰、颈饰和腰饰。汉代以后,特别是明清两代,装饰玉的种类和形式日趋丰繁,制作也更精致,如玉梳、玉簪、玉戒指、玉带钩、玉剑饰等。
(四)权利、等级、财富的标志。以玉器显示权利、等级的现象在辽河流域的新乐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两处原始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中已见端倪。玉器不仅是权力、等级的标志,而且是财富的一种炫示,它也常被用来行贿或赠送、赏赐或作抵押品、交换品。因而,玉器受到历朝统治阶级的重视。
(五)殓葬。殓葬玉器是指那些专门为保护尸体而制造的随葬玉器,而不是泛指一切埋在墓中的玉器。用玉殓葬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到了秦汉皇权独尊的时代,在孝道和厚葬风气的影响下,有数千年历史的葬玉至此已趋完善,玉殓葬风俗是玉器的一个重要文化内涵。
(六)吉祥物。原始先民对自然界的不测风云、人世间的旦夕祸福无法理解和抵御,便只能求助于神灵的保佑,而玉便是沟通神灵,祈求吉祥如意的一种瑞物。这种观念与其说是一种迷信,倒不如说是一种由历史和文化积淀而成的风俗。
(七)德行操守的象征。自春秋末年,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其国家权力而崇尚玉器,并从社会理念上提倡“君子比德于玉”,玉器作为德行操守的象征。孔子阐明玉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种品德,这种看法虽然有点过分,但它代表了儒家对玉的认识和看法。玉器的这种内涵充满了人文精神的伦理道德,它既是古代社会对玉神观念的继承,又是世俗对高尚人格的要求。
(八)美好事物的代名词。由于玉的直观美一直受到人们的钟爱,所以“玉”就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诸如:比喻人的品格为“冰清玉洁”,形容人的相貌为“玉容、玉貌”,文学作品中用来形容声律之美的地方则更为常见。自汉代以后,用玉或玉旁的字命名也渐成风尚,玉成了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
(九)药物。饮玉液可以健康长寿,这是古代流行的一种看法。古人认为把玉研磨成粉口服,可以“柔筋强骨,安魂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刘大同的《古玉辨》以及《河图玉版》等文献都有饮玉液、用玉有益健康的记载。
以上从九个方面探讨了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实用功能,从今天的眼光来看,虽然未必都有科学的依据,但它们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人类理想和想象的产物。玉美则神洁,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已深入到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是有七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留给当今世界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
2 玉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评价
根据旅游资源的定义,我们可以认为凡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玉文化客体或其它玉文化因素,都可称为玉文化旅游资源。玉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主要有:玉石、玉矿、古玉器加工遗址、古玉文化遗址、玉文化博物馆、玉器展览馆、玉器加工厂、玉器销售市场、玉文化民俗风情、节庆等。根据上面玉文化资源的概述,可以认为玉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观赏、科学考察和经济社会价值。
2.1历史文化价值
中国玉器发展源远流长,最早出土的玉器是距今1.2万年的辽宁海城县小孤山仙人洞古人类洞穴遗址出土的三件绿色蛇纹石制作的砍斫器。[6]玉器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贯穿于中国文化史的始终,与中华民族7000年的文明史同步。中国的玉文化,延续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是世界上其他文化难以比拟的,其成就和辉煌不亚于伟大的万里长城和秦皇兵马俑的奇迹。以此为基础开发的玉文化旅游资源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2.2艺术观赏价值
玉石往往表现出“天公之美”(质地) 加“人工之美”(工艺) 的社会美,它是天地造化和精美工艺的融合。玉质感温润细腻,佩之则倍感体贴;它色感纯洁无暇,赏之则净化心灵;它音感清脆悦耳,听之则涤荡胸怀。玉器时代的玉器是中华民族自己的艺术,没有任何外来影响,是由远古先民心目中完美品格的作用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玉文化,其文化品位最高,反映历史、社会风貌最为全面、最深刻,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石和世界文化艺术的奇葩。以此为基础的玉文化旅游资源,能给游客带来很强的美感,使之从中得到享受,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2.3 科学考察价值
建国以来的考古发掘材料证明,我国制造和使用玉器的历史源远流长。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玉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物质文化遗物在中华文明史上形成了经久不衰的玉文化传统。玉器的研究、鉴赏、辨伪和收藏是相辅相成的,它是一种高雅的、学术气氛浓厚的文化活动,正是这种活动的经久不衰,将我国的玉器研究、玉文化推向更高级的阶段。既然玉器和玉文化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学术界本该予以高度重视。但实际上,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基础方面,玉器和玉文化的研究还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玉器的学术研究与社会上的“爱玉热”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同时现在随着玉料需求量的增大,为改变供不应求的状况,迫切需要地质工作者去探寻更多的玉矿。因此,探讨和研究玉文化,建立玉文化学术体系已十分必要,以此为基础开发的玉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科学考察价值。
2.4 经济社会价值
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是指旅游资源可能带来的经济收入。利用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玉文化旅游带动一系列产品的综合经济收益,就是玉文化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体现。以玉文化的民族特色性定能吸引广泛的游客前来游览、观光、体验,从而实现玉文化旅游资源较高的经济价值。同时中华玉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促进人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促进文化交流,实现其社会价值。玉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开展玉文化旅游也能美化和改善环境,保护资源,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3 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
3.1玉文化旅游资源是开发玉文化旅游的基础
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文化旅游是地方旅游业品质、品位提升的关键。在中国所有文化的历史传承中,从文明发祥就始终一脉相传、未曾中断的就是玉文化。数千年来, 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在亚洲东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 在史前时期便用心血的结晶建造了属于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的玉器时代和博大精深的玉文化, 在改造自然中形成了卓尔不群的民族风格。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玉文化鲜明的个性、丰厚的底蕴为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奠定了基础。特色是旅游之魂,而旅游资源的特色是发展特色旅游的基础,是构成旅游吸引力的关键因素。 [7]作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玉文化旅游资源,是开发玉文化专题旅游的基础。
3.2 开发玉文化旅游资源有利于弘扬中国玉文化
玉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分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的以玉器为主要内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玉器经过无数能工巧匠的精雕细刻,经过理学家的诠释美化,成为高尚人格的象征、美丽形象的代表,融合在传统文化与礼仪之中,能比较系统地、完整地反映出地方风貌、生活习俗等,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经济社会价值。弘扬玉文化是传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玉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与作用非常重要,但是,玉文化目前的覆盖范围只是局限在国内以及海外华人圈,且停留在浅表性的层次。在国外,几乎看不到玉展,中国玉文化的深刻内涵以及表达方式外国人不了解,但不能说外国人不可能喜欢中国玉、不可能喜欢中国玉文化。借助玉文化旅游的开发,能够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学习、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玉文化。
参考文献:
[1]杨伯达.古老的中国玉文化[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5-5.
[2]喻燕娇.中国玉文化研究范畴浅析[J] .东南文化,2000(7):66-69.
[3]屈红军,刘养杰.中国宝玉石资源的种类、分布及特点[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3):286-288.
[4]何松.谈中国玉器时代[J] .珠宝科技,2004(6):29-36.
[5]何松.中国玉文化[J]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5,7(3):26-27.
[6]周曙光.中国古代玉器的文化内涵[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4,17(2):21-23.
[7]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旅游资源开发[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15-3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