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世界德育演进视野里的中国学校德育

世界德育演进视野里的中国学校德育

日期: 2009-1-4 6:33:21 浏览: 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劳逊

任何一个国家、地区的学校德育,都不可能是一个单纯的教育行为,往往总要受到本国、本地区特定的政治、经济形式的制约,同时也必然受到民族、地域传统的影响。这样,各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德育往往就显出差别,而这种差别在农业文明时代就表现得相当明显。随着流水线时代——工业文明,特别是信息时代——电脑文明的到来,这种差别正在缩小。因为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共同的社会道德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使得世界各国日益重视德育工作,而德育的基本目标也渐趋接近。本文以当代世界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演进为背景,试图回顾中国学校德育走过的道路,总结近几年来中国德育研究者、工作者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讨,展望跨世纪中国德育的走向和面临的问题。

学海网

背景:国际社会的伦理问题及其德育指向
当代中国正处于大变革时期,整个社会变化的深广度及其速度超过了任何国家。由此引发了一些社会道德问题:一些人变成了道德虚无主义者,见利忘义、急功近利,利他性行为减弱,欺诈行为增多;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等。
西方则正被极端的利己主义道德颓风弄得一筹莫展。一位全球问题专家指出:“工业化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损人利己动机的驱使,对为社会服务和树立对社会利益的责任感越来越没有兴趣。”美国的一个教改报告披露说:“二次大战以来膨胀的个人主义传统变得越来越强大……社会失去了内聚的共性意识”,“今天的学生被人称为‘自我的一代’,只顾及个人的目的……追求个人私利,放弃政治和社会责任的诱惑也在侵袭着他们”。日本《产经新闻》的署名文章评论说:“个人主义正在起消极作用,它使家庭和社会的人际关系变得日益淡薄”。
面对着社会急速变迁而引发的一系列伦理问题,为了保证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加强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呼声愈来愈高,对于德育的重视已超越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点:
《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克林顿总统1994.3.31签署)把对学生进行个人良好品德的教育,定为国家八大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日本在《21世纪的教育目标》中指出“只有重视思想素质的培养,才能保证人的健康成长”;英国全国课程设置委员会主席大卫?柏斯卡认为:“学校不能与道德相脱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中国,1994年以来中共中央接连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强调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新人作为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
当今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随着各学科学术成果的引进,世界德育从目标、内容到教育方式、途径大致显现出现代性的特点。
(一)全球化与民族化并存。由于全球经济区域化、一体化的步伐加快,以新科技知识和多媒体为标志的世界性“第三次浪潮”正在形成,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性的主题,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在合作势在必行,世界文化呈现出“综合的趋势”。
由此,东西方的德育目标和内容既呈现出放眼全球、日趋同一的基本走向,同时也表现出重视传统、回眸寻根的态势。这就是:一方面着眼共性,吸纳时代精神,注重发扬人类共同发展中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199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将人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列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明确提出:理想、信念和责任感、自立精神、坚强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是21世纪人才的主要特征。亚太地区教科文组织则提出了各国公认的12个核心价值观和5个工具价值观:①关心他人,包括家庭和社区成员;关心社会、民族及人类的福利;关心环境;关心文化传统;自尊与自立;社会责任感;精神性或灵性;和平解决冲突;平等;公正;真理;自由。②不屈不挠;勇气;合作;是非感;宽宏慷慨。另一方面,注重个性,正视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消化吸收乃至适当重构优良的传统文化,由于一些国家教育的实践已经成功证明:越强调德育培养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培养越突出的国家,德育就越有成效,这种寻根意识已成为当今世界德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二)在德育的实际运作中,各国都注重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处理“实然价值”和“应然价值”的关系上,无论是多么不遗余力地宣传发扬人类共同的道德理想,但最后仍强调必须落实在做个“好公民”上。
柯尔伯格(Kohlberg),作为“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的杰出学者,提出了道德发展“3个水平6个阶段”的理论,他认为,品德的最高目标是培养超习俗的第六阶段的人,但他仍强调最基本的还是在于培养遵守社会纪律法规、忠于祖国的品质。在实践上,新加坡作为东方社会中极注重德育并取得实效的国家之一,自60年代以来,其伦理教育大致经历了5个阶段,即:好公民教育→生活教育→公民与时事、生活与成长教育→宗教理想道德教育。最近,根据国民道德素质的实际情况,又重复强调新一轮的好公民教育。由此可见,德育从目标的界定到内容的选择,一般都应站在适当的高度并为未来着想,但在实际施行时却要注意“小步子”原则。这样,既可避免为追求理想而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也不致于只顾眼前而冲淡未来长远的追求。
(三)努力将德育重点从传递特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转移到发展个体的道德思维和探究能力上。
早在30年代,耶鲁大学的哈兹霍恩就在大量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研究结论:①儿童的品德发展是由道德经验情境决定的;②学校德育对品德教育没有影响。对于前一个结论,不少人都是认可的;对于后一个结论我们应作具体分析。根据国内的大量实际调查至少可以认定:①那种“高大空”的学校德育,由于违背了“最高的价值是最普遍的价值”,因此对学生的品德发展很难发生影响,有时反会给身处社会大变迁的学生带来思想困惑和心理失衡,甚至形成双重人格;②在“应试教育”机制下的学校德育,其主观追求目标往往与客观实际效果大相径庭;③那种一味在课堂上讲解道德知识、背记道德信条的品德教育是不可能成功的。
20世纪后期,世界范围的价值多元化、价值相对论现象日趋突出,道德的不确定性、可变性和相对性引起了德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不少学者通过分析研究,对于在当代“如何进行德育”提出了两个发人深思的观点:①道德就其本质来说是个体问题,道德发展是个体理智地思考和选择的一部分,真正的道德成长发生在个体内部;②作为培养学生智慧、塑造学生品格的学校,其任务不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手段使学生服从于一个外在的目的,德育的任务决不止于具体规范的传授,其根本在于道德推理能力和技巧的培养训练。
(四)逐步注重隐性的德育课程,力求在潜移默化中开展育德工作。
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国际课程理论界开始注意“隐性课程”(Hiddeu Curriculum)的研究和开发。一般认为:隐性课程是既非学校、又非教师所教的东西。从开明的教师、进步的课程以及学校的社会方向中,总有某些东西传递给学生——这些东西无需在课中讲授,也无需在集会中灌输,但学生总会从中学习到他们的生活观与态度。基于这个理论,一些国家学校的德育已经从显性课程转向隐性课程——潜藏在正规的或显性的认识性、活动性德育课程以及其他公共、专业课程之中或之后的德育“课程”,特别是教育环境中体制性和气氛性的德育“课程”。
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东西方都有一个培养跨世纪现代新人的问题,由于社会发展背景及相关问题的趋同性,源于农业文明乃致工业文明的那些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显然已不能适应,德育的现代变革势在必行,而以上几个德育的现代特性对于当代各国的德育变革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回顾:中国现代德育的道路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伦理社会,对德育的重视经久不衰,但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传统德育在整体上是一种精神统治术。直到“五?四”以后才开始发生变化,然而在内忧外患的政治、经济形势下,真正稳定而成规模的德育根本无从展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0多年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现代意义上的德育受到种种因素的困扰。
(一)泛政治化倾向:德育=政治教育
德育曾一度被认为就是政治教育,德育工作实际上就是作为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来进行的。当然,不管承认与否,德育总是包括政治教育,但以此代替了全部德育,则是一种泛化的倾向,从而也就大大窄化了德育的功能。这种定势在十年动乱时期被推到极至。文革结束初期,政治、经济领域进行了拨乱反正,然而这个定势一时并未打破。
(二)过度的理想化:德育=理想教育
高于现实去追求美好的理想,这是人类的一种本质属性,德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高扬人类的这种特性。为此,德育必然要对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但在追求理想道德、理想人格的教育中不可排斥德育的现实取向,更不应该使德育走向完全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极端,因为理想的道德和人格终究不会成为社会现实中普遍的道德现象,不应也不可能成为德育的唯一目标。德育应有更基础、更现实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把理想和现实割裂开来的德育不仅是空洞的、低效率的,而且极有可能走向反面。在一个时期里,我国各类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出现了德育与社会和发展和变革分离,德育与受教育者的自我实践分离,德育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思想需要分离,德育与社区、家庭影响分离,基本的公德教育与高层的思想教育分离,这种种分离证明过于理想化的德育已经与快速变迁的社会实践严重脱节,再不作相应的调整与改革,必将贻误21世纪新人的培养。顺便指出,这种过度理想化的倾向在深层次上与前述的思维定势有着必然的联系。
(三)观念的绝对化:德育=集体主义教育
理想道德的教育,以“公而忘私”,“大公无私”作为核心的德育目标,其理论基础就是“社会本位”观念。一般来说,社会主义就是以社会为本,以集体为重,但如果将此推向一个极端而完全无视个人的存在,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就超越脱离了现实的历史条件。这样的德育恰恰违背了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使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此外,我国目前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生产关系共存,在总体价值导向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应当允许多种价值观共存,并将其限制在不危害社会的“度”内,唯此,德育才能寻找到合乎实际的坐标点,从而真正产生实效。
(四)功能的萎缩:德育=得分
长期以来,尽管“德智体”中,德育一直高居首位,可在“应试教育”机制下,在教育的实际操作中,往往成为知识教育的一部分,成了为应付考试、争取考分而设置的一门课程,成了主课的陪衬。虽说这不是普遍的现象,但确实在相当一部分的学校中存在着。
正是由于长期以来现代德育的欠账甚多,以致于在社会转型的今天,中国青少年乃至成人——昔日学生的道德素质存在着不适应现象。于是,在骤然而至的社会大变革中,各个层次上的道德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
总结:中国德育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讨
1994年8月,《若干意见》的发布,确立了中国各类学校德育的明确方向,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学校德育的变革进程,而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确定和相关机制的运转,当代中国学校以培养“四有”新人为宗旨的德育真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实际上,近年来中国的学校德育工作者、研究者已经在实践上和理论上为这个新阶段的到来,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讨。
(一)实践的探索
1、面上的推进
近年来,教育部门根据小学、中学、大学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接受能力,已经大大加强了教材内容和课程安排的针对性和层次性,还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发展进程将教材分为发达地区和一般地区。
经过80年代前后,有关真理标准、生产力标准、人道主义与异化、生活方式、文化热、主体性等问题的大讨论,德育的内容已经大大拓展,逐步增加了个性心理素质、遵纪守法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以及最近准备增加的环境保护教育。此外,不少地区还对16岁的青少年进行了多方面现代内容的成人意识教育。应该说,大量属于现代德育的内容,大都已纳入了学校的德育视野。
为了使得德育从小学到大学更趋系统化,在渐进的基础上体现承接性、连贯性,国家和不少省市今年以来正集中力量展开有关调研工作,准备在此基础上对教材、教时和教学目标作出更加符合现代德育要求的系列化调整和改善。
2、点上的探索
①心育工程 1994年初,黑龙江佳木斯市倡导实施“五心”德育工程,即“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国家、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深圳华侨城中学则把个性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心育工程的主要内容,并以搞好“心育工程”作为完善学校德育的突破口。有的德育工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出“六心”体系——热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祖国、关心献给环境、信心留给自己。这种德育模式已在不少地方推广。
②淬砺教育 这是着眼于21世纪人才规格,针对当今青少年弱点和德育工作中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有完整系统的德育模式,可概括为四个方面:训练其行为,磨炼其意志,锤炼其精神,锻炼其理想。这四者的关系是:理想为核心,精神、意志是中介和基础,行为是外在表现。这种教育主张采取实践锻炼、劳动锻炼、远足拉练、行为训练、学习磨练和体育锻炼等途径来实现。这种模式目前在国内零星地试行。

学海网
③学会负责教育 这是“中国基础教育中的人道、伦理、道德、文化价值教育”课题研究总报告所推崇的德育模式,意在为21世纪的中国德育选择适当的目标,并以此构筑面向21世纪的中国中小学中人道、伦理、道德、文化价值教育的新格局。学会负责,是学会在作出满足自己需要和愿望的个人决定时,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以至对影响人类生态的环境进行全盘考虑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这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经过学习和独立思考、判断后自觉提高履行义务的意识和能力。由于“学会负责”既体现了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连接,又反映了中西文化的融合,所以这一德育模式有着广阔的前景。
④社区社会工作课程 从德育角度说,这是让学生走向社区,让社区成为德育的实践基地,使学生从课堂上的被动受教育转为在社区中的主动受教育或是使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在为社会服务中,在个人与社区的互动中增长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心。这种德育方法已在上海浦东新区的高中年级里作为定学时、定要求的课程全面推开。事实证明这是进行德育的有效途径,目前将在总结可行性经验和加强规范化的基础上推广。
⑤营造大德育体系 这是指学校主动改善学校周边的文化环境,让学校作为最能动的力量去主动连接社会环境系统,组合各种正面影响形成合力,营造起大德育体系,从而确保学校德育的顺利进行。上海“真如中学”通过“真如中学社会教育委员会”,将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社区企事业单位、学生家庭所属村委会和居委会与学校联系起来。从而一方面动员了社会各界力量的教育参与;一方面又沟通了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形成了学校内外目标、方向一致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系统。这个系统对于解决学校德育中长期存在的孤军作战、收效不大的弊端极为有利,而且随着社会变革、社区工作的加强,这种大德育体系的营造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二)理论的探讨
限于篇幅,本文只能从德育的知识、养成、环境和目标等四个方面,将有关探讨作归纳介绍。
1、德育的知识和内容
《若干意见》已明确提出当代中国学校德育六方面的内容:①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的教育;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③优良传统教育;④法制教育;⑤职业道德教育;⑥审美教育。这些内容当然是长期而稳定的。
这些内容从知识的角度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德育直接相关的,一类则是间接的或是外围。前者最主要的是法制知识、伦理知识、政治理论知识,后者是史学知识、艺术知识、心理学知识,以及广泛存在于其他文化科学知识中且与世界观、方法论等密切相关的内容。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理论界有人将以上内容归纳为“三维七心体系”,就是——第一维:人与人(包括社会)→(涉及)热心、孝心、爱心;第二维:人与自然→(涉及)关心;第三维:人自身内部→(涉及)恒心、信心。这就揭示了道德个体应具备的心性品质,揭示了个体道德养成的心理因素。
2、德育的养成
由于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引入,人们已经普遍地认识到:道德的形成,都伴随着心理过程,觉悟、信念、理想的确立只有与情感、情操、意志、精神等心理素质的培养紧密结合才会真正有效。
对于道德的养成与起点,一般都认为应从低到高,从孝敬父母、友爱同学做起,由父母→他人→团体→民族,由家庭→故乡→祖国。简单地说,可概括为先做文明人,再做道德人。
3、德育的环境
环境对于学校德育的成败最为举足轻重。消极地等待是不可能的,只有积极地投入、主动地适应才是上策。从系统论的角度大致可将理论界各种看法作如下归纳。
首先,从子系统的角度看,学校德育的外环境包括:
①宏观系统:全世界都处在后现代化和现代化的巨变过程中,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的变化及其社会转型之阵痛带来的大量社会问题及其对德育的影响必须正视。
②中观系统:这就是学校所在的社区,绝大多数学校所在社区的城市化速度加剧,成为学校德育最直接的影响源。
③微观系统:家庭和作为社会——家庭主要中介的大众传媒发生着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变化,这使得学校的德育任务更趋沉重。特别是大众传媒已成为青少年学生接受有关政治、伦理、职业、消闲等各种观念的发布源,乃至操纵了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大量调查显示:青少年学生每天面对大众传媒的时间已经或正在超过学校的授课时间,而有2/3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观念受大众传媒影响。由于中国现代化“后发性”的特点,大众传媒建设的速度相对高于发达国家发展的速度,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如何理性地生存于现代大众传媒的强烈辐射之中,已成了当代中国人的最大挑战之一。学校的德育如何适应信息时代,如何正确利用传媒,更是这一挑战的重要方面。
应该说,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发展的现代文明带给学校现代德育的正效应是明显的,但强调负效应正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是要在可预测、有借鉴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多付“学费”。
其次,从巨系统的角度看,学校德育的外环境还包括:物质层面的群体结构、组织结构和精神层面的意识形态或价值观的连接。
在转轨期,物质层面的急速变化不可避免地会构成因衔接困难而产生的多种社会病态,学校德育对此作出正确的认识、解释和防范是不可回避的。
同时,物质层面的急变也势必影响到作为社会内部结构的精神层面,从而导致价值体系的多元化,这种冲突的、多元的价值观,势必造成人们价值选择的困难,进而使个人特别是青少年产生无所适从的“边际人”的感觉,这就更使学校德育陷入课内教学和课外实际、学校课程与社会影响的巨大差距、矛盾和冲突之中。对这些环境问题的解决,大致有以下三种思路。
①学校角色的正确定位
这是指学校德育要主动适应:一方面要面向未来,不再简单地为现存社会、而且要为一个行将出现的社会培养人才;另一方面,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社会的指令,而是积极地干预和参与社会及其发展。
②政府功能的正确发挥
这主要是指政府要在以上所述及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环境系统中正确地、主动地发挥功能,尽力为学校德育营造氛围。
③社会精神实体的重构
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重构的首要任务就是对传统道德的精华和西方伦理价值在纵横的坐标体系上进行合理嫁接,以造成适应现代文明新质的新的道德文化。此外,重构还必须处理好适应与超越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要构建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伦理精神,这种社会化理精神应体现明确的社会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社会价值体系的未来取向。
4、德育的目标
德育的目标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对于学校德育来说,一般认为其主要方面应是:遵纪守法、崇尚伦理、忠于理想。
一个人的品德具体到实际生活中就是如何做人和如何看待人生和社会,而“遵纪守法、崇尚伦理、忠于理想”正体现了这些内容。遵纪守法,不侵害他人利益,这是一般的做人标准,也是为人最基本的行为观;崇尚道德,不仅不妨碍他人,而且乐于助人,这是较高的做人的标准,也可称为是一种人生观;忠于理想,不仅乐于助人,而且为更多的人、为社会的理想而奋斗、献身,这是更高的做人标准,也可看作是一种社会观。无疑,德育的目标是要使受教育者人人都能遵纪守法,这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社会稳定的保证;也要努力使绝大多数受教育者都崇尚伦理,这是进步社会的标志;还要尽可能使多一些的受教育者忠于理想,任何进步社会都需要这样一批中坚分子。遵纪守法和崇尚伦理是忠于理想的基础,而忠于理想决非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这三者都包含着养成——非认知过程,而且层次越高,这种过程的作用越明显。当代世界和中国社会中,一大批作为社会中坚的杰出人物的成长都为此提供了证明。
展望:中国德育的走向和面临的问题
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的探讨实际上已经描绘或显示出了跨世纪中国学校德育的走向,而进入21世纪的中国学校德育至少将面临这样四个问题:
(一)德育工作者素质的提高
方向明确,机制具备,成败的关键就在于实施者了。现代德育已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拥有广博专深的知识储备;同时,作为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健康的人格,其本身就应是一本教科书,要具有人格的感召力,成为学生信服的楷模;此外,德育工作者还必须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强化德育的系统性
各年龄阶段学生的德育要在进一步明确层次性和针对性的前提下,强化系统性。德育的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为此,应把小学、中学、大学的德育作为一个大系统来安排,要避免重复和各种资源的浪费。
(三)总结经验,使其更具操作性、更趋规范化
上文中所举的实践探索的事例仅是国内大量试验的一部分,其他部分还有待于发掘和总结。不过要避免只推广一、两种模式的做法,而要根据地区、民族的差异,选择可操作而有实效的模式,这将是未来学校现代德育工作面临的又一个实际而又迫切的问题。
(四)讲究方法,追求实效
将德育融合在各种教学科目中,其发挥的作用决不亚于直接实施的科目;而在各种教学中,加强认知结构和认知原则的解析和评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态度和价值观,也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五)超前思考,创设中国特色的“隐性德育课程”
一些国家的学校,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学校内外有助于育德的各种活动,并通过校内外各种有形无形的文化环境、氛围对学生进行育德工作,从而“润物细无声”,收到了显性课程不可能达到的效果。由于条件限制,这类课程在国内尚未成气候,然而根据现有条件,摸索创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隐性德育课程的工作应尽早进行。


主要参考书目:
1、《1995年—199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月版;
2、《中国青年发展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3、〔美〕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Alvin and Heidi Toffler):《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5月版;
4、景怀斌、郑晨:《人的文化素质与现代化》,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5、钱满素:《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4月版;
6、〔英〕保罗?肯尼迪(Paul?Kennedy):《为21世纪做准备》,新华出版社1994年4月版;
7、〔法〕让?斯托策尔:《当代欧洲人的价值观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6月版;
8、李权时、章海山:《经济人与道德人——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9、刘佛年主编:《中国教育的未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版;10、赵汀阳:《论可能生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9月版;
11、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德育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3月版;
12、张琼、马尽举:《道德接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