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外币存款核算的教学设计

外币存款核算的教学设计

日期: 2009-9-17 13:06:52 浏览: 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一、 学习需要分析:
   “外币存款的核算”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预算会计实务(第二版)》第九章资产的核算第一节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核算。
   根据学期初制定的教学计划安排,“外币存款的核算”是教学第七周第三、四课时的授课内容。在第七周一、二课时给学生留预习作业如下:
   1、从网络上搜集最近一周的人民币对主要外币的汇率资料,通过搜索引擎了解什么是买入价,什么是卖出价。
   2、思考:(1)观察这一周人民币对主要外币的汇率,你有什么发现?
   (2)我们所学习的会计是以人民币做记账本位币的,发生了外币业务该怎么处理?除此之外,你对汇率还有那些了解,还有哪些疑问?
   学生通过上网,完成作业应该没有困难。在完成第一项作业时,可能对“汇率”会产生一定的兴趣,想进一步了解诸如以下一些问题:汇率是怎样产生的?汇率变动的原因是什么?汇率的高低变化对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近阶段人民币升值,对中国造成的结果是利大还是弊大?金融危机与利率变动有没有关联?
   这些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思索,可能有些学生会通过网络自己寻求答案,可能有些学生停留在产生的问题上,期待课上解决。
   二、 学习者分析:
   我所教授的为五年制大专班四年级学生。这些学生初中毕业后,就开始接触会计理论,前三年里,《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均已开过。他们对会计有一定的了解,但因缺少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所以很多内容只是停留在课本知识上。
   这些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差,缺乏学习动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课下交流,我得之大部分学生对学会计没有兴趣,选择这个专业多是父母的意见或是录取时被调剂过来的,很多学生没有职业理想,对一年以后毕业将要面临的就业很茫然。但是,他们思想活跃,参与性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网络有兴趣,自我效能感较强,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和是非观。
   在学习风格上,大多数学生介于沉思型与冲动型之间。
   三、 学习内容分析:
   “ 外币存款的核算”属于“银行存款的核算”的组成部分。课本上没有系统的介绍汇率、汇兑损益等相关知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为了能更好的掌握外币存款的核算,我决定把这些内容添加进来。
   包括:第一,汇率:含义,产生的原因,表示方式;第二,外币业务的核算:折算记账本位币的参考汇率,举例说明;第三,汇兑损益:含义,处理方法。
   四、 教学目标的阐明: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明确外币的概念,知道汇率的存在,领会汇率、汇兑损益的含义,能运用汇兑损益账户,运用已知汇率进行外币存款业务的核算,能分析汇兑损益。
   2、能力目标: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运用网络完成作业的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网络查找、搜集和交流信息,体验互联网的丰富资源带来的便捷;通过多媒体教学,感受会计课程的趣味性,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受,初步建立严谨、认真、求实的会计从业应具备的品质。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策略的制定和媒体的选择两部分):
   (一)导入:
   1、先请几名学生介绍他们所完成的作业,要求学生谈谈他们对汇率、外币兑换的认识。
   2、提出问题:到底什么是外币?引发学生思考、讨论。
   3、澄清外币的概念。外币的两层含义。纠正学生的错误概念。
   4、提出不同币种之间兑换的必要性,该怎样兑换呢?
   5、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小动画并讲解:因不同国家汇率不对等造成的“喝啤酒难题”引发学生学习、思考、探究的兴趣。
   6、提出“汇率”的概念。
   (二)认识“汇率”:
   1、幻灯片放映:(1)银行营业大厅电子屏幕显示的人民币挂牌汇率。
   (2)近一周的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对主要外国货币的汇率。
   2、讲解汇率的概念及表示方式。
   3、学生推断:汇率的制定标准。进行澄清。
   4、举例让学生做一道人民币兑换美元的小题,然后做一道在中国以英镑兑换日元的小题。这两个题先易后难。放幻灯片展示解题过程,强调学生分清汇率的买入价和卖出价,进一步了解汇率的概念。
   5、幻灯片放映“我国的浮动汇率制度”。
   (三)学习外币存款的会计核算:
   1、以学生所做的第一题为例,介绍“银行存款---美元户”的使用规则。进一步介绍我国的外币存款账户的相关规定。
   2、结合“我国的浮动汇率制度”要求学生思考:汇率变动对账户余额的影响。
   (四)学习“汇兑损益”账户:
   1、幻灯片放映:“汇兑损益”账户的结构、借贷方所记内容,余额的方向等。
   2、还以第一题为例,增加一个已知条件,给学生分析月末的汇兑损益,并记分录。
   3、总结第一题的解题思路。
   4、学生来做第二题,分析月末的汇兑损益,并记分录。
   5、请学生分析他的解题过程。
   6、用幻灯片放映第二题的解题过程。
   7、作业:(1)做两个汇兑损益的习题;(2)上网了解次贷危机的内容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六、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一)对学生学的评价:
   这节课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表现出的学习热情很高。从课后作业可以看出多数学生掌握了“汇兑损益”账户的使用。
   (二)对教师教的评价(自我反思):
   这节课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它有效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但课件制作还应改进,制作技术还待提高。让学生在互联网上完成作业这种方式,学生比较乐于接受,但作业层次不高,没有真正达到让学生主动探究的目的。课堂讲授时,注意了《教育心理学》所学的《复杂的认知过程》中“概念学习”强调的内容,但感觉语言运用仍不理想,还应更讲究、更精练、更具吸引力。学生的活动仍然显得被动,教师导演的成分太多。怎样能在教学中,更适应学生的现有水平,更有利于其提高发展,作为专业课教师,任重而道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