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农村职中招生难的原因及对策

农村职中招生难的原因及对策

日期: 2009-1-7 3:28:42 浏览: 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农村职业中学招生难的问题现已成为制约农村职中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农村职中招生难的问题呢?笔者对此作一点探讨。

  一、农村职中招生难原因分析农村职业中学生源不足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学校外部和学校内部两个方面的基本原因。

  (一)学校外部原因第一,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上学不种田,种田不上学"的落后观念在一些农民头脑中根深蒂固,很多农民送子女上学就是为了"跳农门"。

学海网
而农村职中不可能大批到城市就业,因此,农民不愿将子女送到农村职中上学。

  第二,初中毕业生升学指导的偏向。笔者对某镇342名应届初中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志愿上农村职业中学的只有15人,占4.4%,而这15人也是准备考对口高等院校,没有人真正准备回家务农。社会上对初中升学选择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一普中,二技工(技校)、实在不行去打工。"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农村初中毕业生的择学取向。另一方面,目前初中教学质量评估也影响着初中毕业生的择学。现阶段,评判初中教学质量主要以合格率、优秀率和升人重点中学的人数为主要依据,这就迫使初中教学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忽视了向学生宣传发展农业经济和农村职业中学的重要性。有的教师干脆对学生讲:"你不好好学习,就去上职中。"把上农村职业中学当作是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一种惩罚,怎能不严重影响学生报考农村职业中学的积极性呢?

  此外,农科类专业收取较高的代培费,也影响了农民送子女上农村职业中学的积极性。目前,农村职中的收费虽比其他职业中学低一些,但对农民来说仍然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按1998年的收费标准,每个住宿生每学期交给学校的费用最低也要1300元(其中代培费每学期300元),加上零用开支,三年下来也得万儿八千。农民是很讲究实际的,要他们花这么多钱上个农村职中,毕业后仍然回家种田,他们是不情愿的。

  (二)学校内部原因第一,农村职中学科专业设置不够合理。某县一所农职中自1991年开办以来,先后开设农机电、多种经营、财会、建筑、保安等10多个专业。凡认为是"热门"的就上,结果师资教学设备跟不上,学生学不到真本领,毕业后不受用人单位欢迎,因此,许多专业成了"兔子尾巴--长不了",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第二,实验基地问题。由于经费困难,实验基地发展缓慢,设施简陋。项目也没有效益,体现不出先进性和示范性。某农职中开办时征地盖房办起了特种养殖和塑料大棚,先后养过甲鱼、螃蟹、山鸡、野鸭,种过反季节蔬菜,结果无一获利。学生看了心寒,对学农不感兴趣;农民看了心冷,再也不愿将子女送往农职中。

  第三,专业师资的质量问题。农村职中的专业教师,有从普教改行来的,大部分是近年大学毕业生,他们理论水平尚可,动手能力普遍较差,专业面也较窄,不可能很好地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以上是农村职中形成"招不进"、"留不住"局面的主要因素。

  二、克服招生难的对策要克服农村职业中学的招生困难,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加大宣传力度,切实转变观念首先,政府部门在宣传《职教法》的同时,还应利用宣传媒体对农村职业中学的办学成果和办农村职业中学的重要意义进行广泛宣传,树立农村职业中学毕业生中的种养大户典型,宣传农村对种养人才的渴求和农村发展的前景,改变人们对务农的旧的传统观念。其次,教育主管部门要把握初中毕业生择学的舆论导向。在应届初中毕业生中宣传农业的重要性和上农职中学习的广阔前途,鼓励一部分学生报考农职中学,并把升入农村职业中学的学生数作为评估初中教学质量的依据之一。再次,农村职业中学自身也要做好宣传工作,把自己多年的办学成果展示给社会。还可以让已被对口高校录取的学生和往届毕业生中的种养大户深入各自母校现身说法,宣传上职中给他们带来的实惠,从而转变人们"读职中无奔头"的观念。

学海网

  (二)认准培养目标,确保人才质量农村职中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中级的专业人才,就是培养属于中级人才的农业、林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水电等技术员和农村各项事业的管理、服务人员,培养乡镇企业的中级技术工人,以及具有中级技术水平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包括中等层次以上的专业户、重点户等等,同时也要为对口高等院校培养和输送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后,学校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注重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爱我家乡教育。目前,大部分农村还相对比较落后,青年农民流向富裕地区打工的越来越多。在一些地区,从事农村劳动的只剩下妇女和老人,被戏称为"3860"部队。针对这一现状,要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教育和中国国情教育,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要教育学生更好地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创业精神,牢固树立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而发奋读书的志向。

  其次,重视对职高文伦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职高教学具有双重任务:一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合格劳动者,二是为对口院校培养合格新生。因此,学校要应用科学的教学管理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确保教学的高质量。

  再次,重视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农职中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农村一线的劳动技术人员。因此,只注重文化知识和思想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通过劳动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还能在实施劳动技术教育中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从而改善办学条件。

  (三)努力提高专业教师素质首先,要对专业教师进行"爱岗敬业"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社会"两个文明"程度的重大战略意义,从而树立乐于从事职教的思想。

  其次,采取激励措施,有计划地通过多种途径让现有专业教师"专升本"和"本升研",使专业教师学历达标。

  再次,注重对专业教师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鼓励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培养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实验基地的生产、经营项目让他们承包,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把专业教师培养成既能动口、动手又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致富带头人,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四)改革实验基地管理办法,发挥基地的育人和创收功能首先,要改变项目"小而全"的现状。通过论证,对一些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的项目下决心裁减。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搞一两个在当地打得响的优势项目。

  其次,改变实验基地管理模式。让能干的教师承包,建立责任制,在政策上有一定倾斜,保证让承包人获得更多实惠。这样,既可提高承包者的积极性,又可通过他们现身说法感化学生。通过改革,使实验基地的各个项目体现出先进性、科学性、示范性,充分发挥基地的育人和创收功能,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验基地作为窗口面向社会,办好了能激发更多的农民子女对务农产生兴趣,这将大大有利于农村职中的招生。

  (五)做好为农服务工作农村职中实验基地的优势项目要向周边农户推广。学校为农户提供信息和技术指导,使优势项目形成一定规模,可达到致富一方的目的。农村职业中学的各专业要与校外有关镇、村、场等单位和专业户挂钧,定期组织学生到挂钧单位参观学习,参与生产劳动,提供信息和理论指导。另外,可开辟家庭实验基地,职高学生入学后就可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在家里开辟实验场所,将所学知识与家庭多种经营生产相联系,边学边用。这样一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二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三还可以为家庭创收。当农民尝到科学种田的甜头后,就会愿意送子女上农职中,学生也能志愿学农务农。

  (六)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保证政策规定用于农村职教的经费及时到位,对农村职业中学还要给予政策性照顾。农村职业中学也应努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通过共同努力,解决农村职业中学经费困难,尽快改善办学条件。学校条件好了,可适当降低农科类学生代培费标准,逐步过渡到不收代培费。同时,还要鼓励在校学生通过实习劳动创收,从而减轻农民培养子女上职业中学的经济负担。

  总之,农村职业中学只有根据自身的特点,坚持走"教学、科研、生产、经营、服务"五位一体的发展道路,把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成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招不进"、"留不住"的问题。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