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论人文精神和语文教育

论人文精神和语文教育

日期: 2009-11-10 19:45:31 浏览: 6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要: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培训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味也成为语文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从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精神和语文教育的关系、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育等方面做了一些阐述。提倡和呼唤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人文精神;思想教育;语文教育;个性;人文素养
一、关于“人文精神”
1.“人文精神”的内涵关于“人文”与“人文精神”的话题的讨论由来已久,许多专家学者都曾对此作出阐述。《辞海》上说:人文“旧指诗书礼乐等,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西方,体现人文精神的“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它有两个方面的涵义:1)指与中世纪神学不同的,以人与自然为对象的世俗文化的研究。2)指贯穿资产阶级文化中的一种基本精神,即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见《辞海》)可以说,对于人文精神,每个社会、每个时代都有它各自的理解和内涵。现在我们一般认为,人文精神是以人类文化为文化基础,以珍视人的自由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追求一种对真理的认识,对道德的完善和美好的情感的体验(即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
2.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知识技术了解人文精神还要了解它和科学精神及知识技术的关系。
科学一般是指自然科学、科学技术,但是掌握了知识技术并不等于拥有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种怀疑的、批判的、理性的求证的精神,它去伪存真,实事求是。人文精神显然也和科学精神有内在联系。对真理的追求既是科学精神主要特征也是人文精神所关照的,它们共同反对一种唯知识论、唯技术化。特别是现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情况下,许多诸如环境、生态和高科技等带来了一系列伦理上的问题,都需要人文精神中“善和美”来弥补和克服科技中存在的盲点和局限。因而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比更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信仰,用人文关怀去关照一切社会行为包括科学活动,正是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育应该在传授知识技术的同时重视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对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作用。
3.人文精神的培育和思想教育一提人文精神的培育,很多人立刻想到传统教育中的政治思想教育,并且有把这两者混为一谈的趋势。其实这是两个概念,有很大的区别。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化的,并受一定的社会阶段和社会空间的影响,往往带有功利化。它强调的是群体的,对思想认识往往要求统一、拒绝个性。思想政治教育常常以教育认同、灌输为主。
人文精神所关注的是:人的个性、自我、人内在的主体精神品格。人的价值取向是追求崇高的价值理想,向往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追求真、善、美。人文精神的培养更注重培植、潜移默化,通过心灵的体味,精神上的熏陶,促成人格、信仰等的形成。所以这两者有很大的不同。
二、语文教育需要人文精神
1.时代呼唤人文精神的复归最近几年来各界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和呼唤是有着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二十世纪末本世纪初,对我国现代化进程来说正是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商品大潮的冲击,在文化、人文学术领域以及整个社会造成一种人文精神的失落,人们的价值取向变了,就像一位学者说的那样:“中国人纷纷扑向金钱,不少文化人则方寸大乱,一日三惊,再也没有敬业的心气、自尊的人格。”
在物质财富逐渐丰富的同时,有的人的精神上却日益贫穷,于是出现了“穷得只剩下钱”的说法。因而时代、社会的发展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齐抓,要两手都要硬。作为教育界,特别是语文教育界,在这个时候也展开了对学科性质的反思,强调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育,可以说顺应了时代潮流,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2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
长期以来语文界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存在着很多的争论,如“工具论”、“工具──—载体论”等等。但都存在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乏一种全面的认识:“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我国特殊的政治因素的影响,使人们要么毫不顾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为地夸大思想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要么将语文教学中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狭隘地理解为政治思想教育,使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变成一种纯粹的政治说教。在语文教育史上,‘左’倾思潮的影响,是语文教学目的摇摆不定的主要原因。其二,在对语文教学中人为地夸大政治教育做法否定的同时,也因此忽视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性教育目标。”
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性质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这种观点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认同。因而从学科特点上来说语文应该是一门人文学科。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并且通过人文知识体现出丰富的人文内涵。因而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历史的、文化的智慧,展示高尚的情操,人生的哲理,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受到高雅的审美情趣的熏陶,也即人文精神的陶冶和培育。
从这个角度来讲,虽然培育人、教育人是各个学科共同担负的责任,但在语文学科都有着独特的作用,因为作为母语来说,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地质层,它积淀了中国文化精粹,它不仅仅是载体,实际上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因而“文”和“人”有天然的血肉联系。
综上所述,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和人文精神联系最密切,人文精神也需要通过语文学科来弘扬。
3.语文教育的目标应着眼于人的发展、完善“母语学习的过程,首先是一个丰富语言学习者的精神经验,培育语言学习者的主体精神,形成语言学习者的个性生命的过程,是一个文化濡化的过程,是一个人成为独特的文化自我的过程。其次才是语言能力的训练和提高的过程。”这句话实际上告诉我们,语文教育的目的最重要的应该是培养人,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使人走向完善的过程。
有人认为这样的定位“把语文学科的位置摆得实在太高……把语文这一学科定格到整个教育工程的位置上去了。”认为“语文学科的专职是学语言、文字、文学、文章,掌握语言工具。”其实,这种说法仍然是“工具论”的表现。它往往忽视人的精神的存在,忽视人文价值、人文积淀对语文教育的重要作用,把语文教育降低为一种纯技术化手段。于是在教学中出现不管是什么作品,只要记叙文就是“六要素”,只要是小说,不管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都一律“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讲到散文,不管是鲁迅的、巴金的还是杨朔的都一律“形散而神不散”的现象。同时肢解课文,把课文当成是学习语言的工具,按字、词、句、段、语、修、逻、文来分析,往往把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肢解得七零八落,惨不忍睹。张志公先生说:“目前的语文教材里有比例很小的文学作品,但并不是用来进行文学教育,而是用来进行‘读写训练’的,连古典文学作品也不例外。这样的语文教学,语文教材,实际上也是一种互相制肘,两败俱伤的作法。”
其实何止是把文学作品当成是语言训练的工具,有的还当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结果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教育课”。于是强调文章的思想倾向,作家的阶级成份,政治立场,忽视作品丰富的人文内涵。
在这两种思想的指导下,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被训练为做题和分解文章的机器,对语文课失去兴趣。同时,还被训练的说大话、空话、套话。一写作文就要向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改革开放等大名词上靠,往往缺乏自己的真实感受。
其实,我们的孩子个性是丰富的,特别是现在这一代孩子,他们率直天真、个性鲜明、思维敏捷,有着较强创新意识,但在我们这种语文教育下往往失去童真、失去个性,许多创造的火花在几千次的刻板训练中泯灭了。
我们的教育目的,应该是着眼于人的发展、完善,尊重人、尊重人的个性、尊严、完善自我,引导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实现全面发展。因而语文课是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渠道,应该看到语文课文、文学作品的丰富的内涵,应该根据文学作品自身的特点,启发、诱导学生来学习,而不是以自己的思想(特别是政治的、功利化的)来灌输,从而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独立思考的习惯、感受美的能力,促成完善的人格和成熟的信仰。这才是语文教育的真谛。
三、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育
1.教材学习中人文精神的提倡和培育
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文学作品和丰富的人文知识,而且从最新的一套初高中教材来看,它的比例有越来越大趋势。如何看待、如何处理、如何利用这些作品,对语文教学来说至关重要,对培育人文精神来说至关重要。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语文学科的性质认识存在着误区,和应试教育功利化的影响,语文教学中的唯知识化的倾向严重,因而把语文课上成是语言文字课。忽视了语文教材中大量文学作品所体现出来人文思想和人文内涵。其实教材所选的作品中可以涉及到多方面的精神,有孟子的“舍生取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对自我追求,对人性的认识,有对真善美执著的追求……因而首先在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从精神培育的特点出发,注重培植、濡化、潜移默化,通过心灵的体味,精神上的薰陶,促成人格、信仰等的形成。
与“工具论”者相辅相成的是,在进行语言文字学习的同时,长期以来受政治上“左”倾思潮的影响,忽视语文教材中作品本身的内涵。把语文课文当作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于是我们看到,在学鲁迅的文章时,人为地强调鲁迅的战斗性,强调他的阶级性,强调他的思想倾向,政治立场等,给学生造成很多误解,学生便带着有色眼镜来看鲁迅的作品,把它看成是政治斗争的工具,其实鲁迅本人是复杂的, 鲁迅的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和精神是多方面的。我们提倡和培植人文精神的第二步应该是还文章的本来面目,追求一种科学的“真”。用鲁迅自己的话来说:“我们抨击的社会上的种种黑暗,不是专对国民党。这黑暗的根源,有在一二千年以前的,也有在几百年前的,不过国民党执政以来,还没有把它根绝罢了。”某些国民的劣根性就是这样,例如阿Q,不是到今天还大量存在着吗?
再次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性格风貌,不同时代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对它做出新的解释。文本应处于一种潜在的状态,优秀的作品可以有多层内涵,呈现出主题的“多意性”,因而有“说不尽的哈姆雷特”的说法。但是,我们习惯上的语文教材的处理,往往“一刀切”“一言堂”,不讲个性,而强求共性,对文学作品是这样处理,对学习、欣赏这些作品的学生也是这样要求,因而长期以来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其实是老师对作品的理解,是教参对作品的理解,是思想政治课上对某一观点的理解,而没有他们个性的声音,自己的观点。因而要培养人文精神就要重视学生个性化的理解,独立自由的思考和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实践(阅读中的追求和实践)。这些都是培植人文精神的重要手段。当然我并不反对语文教育中的思想教育,它也是极其重要的,但这种教育一定是基于课文自身的,不能任何文章都要强加以思想教育,而不顾作品本身的内容和特点。
2.写作中人文精神的提倡和培育
人文精神的缺乏和离场同样体现在学生的写作中,特别是写作中的立意和主题升华上。
在作文的写作要求中往往会出现“思想健康”一词。这引起了我的思考,什么是“思想健康”呢?很多教师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我觉得长期以来这些理解和思考中存在着很多误解和偏见。
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些思想毫无疑问是高尚的、健康的、先进的、有意义的,但是除了这些,学生作文中能不能写个性,能不能表现自我?对此,不少教师存在着误解和曲解,他们觉得好像一提个性、自我就是和集体对立起来,一提自由、独立就是和纪律对立起来;学生作文中有自己的思考,对“花残月缺”有些感叹便认为不积极、颓废,说几句真话,往往被认为偏激。于是要写积极向上的,写深刻的健康的,写有意义的。这些意义和深刻性往往在老师那儿已经定死了,于是学生的表达和写作往往是向教师规定的思想里面填内容,而且往往是同一个调子,例如写一件好事不是拾金不昧,就是让座;写蜡烛就必然写教师;写青松、红梅就想到革命先烈。其实,关于主题和主题升华的问题,能不能是个性,是自由,是人性,是人道主义,是一种博大的爱心呢?长期以来对于民主意识、个性思想、自由精神,人性、人道主义,由于受“左”的思潮的影响,我们往往给它贴上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标签。好像社会主义只讲集中、讲纪律、讲集体、讲爱国、讲精神不讲物质,只有这些才是健康的、进步的。
写作中人文精神培育的第一步就是打开学生的思路,澄清这些模糊和“左”的认识,从日常生活,从自我、个性,从率直的思想、从真善美出发,把作文中的条条框框和思想禁锢打破,把作文的主题从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扩展到亲情、爱心、个性、自我、自由民主、生活化、平民化、精神物质、率直纯朴、求真、求善求美,忧患意识、实事求是上来。
其次是鼓励学生写真话、写真情、写实感。以往作文中假如出现了类似前面所说的另类内容,例如写到了落叶引起了愁思,写了教师竟然写到这个教师自私、懒惰都会被否定,于是教师就只能是大公无私的、勤劳的,可是想一想这里面有多少是学生自己的思考认识,有多少是真实的?长期以来,公众的社会思想意识已经有了彻底的解放,但在基础教育的教学中思想解放却远远落后于时代,这也是造成学生写作中空洞无物、无病呻吟、虚假、套话空话多的原因之一。因而要鼓励学生说真话、写真情实感就要求老师和学生从思想上解放自己。这样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来。
3.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尤其要尊重对方的人格。教师要爱护学生独立的个性和思想。教育过程中人的精神自由、情感自由、思想自由、个性独立非常重要,它实际上是形成独立的精神和人格的重要方面。它应该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关于这一点不再多说。
四、几点思考
1.对语文教材编写的思考语文教材是进行人文精神培植的重要材料。可是我大约统计了一下,教材中所选文学作品,不管是古代的、现代的,还是中国的、外国的,作为人文素材还远远不够,或者说面还太狭窄。例如外国文学作品中在初中阶段选了《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竞选州长》、《皇帝的新装》、《最后一课》、《海燕》、《生命的意义》等几篇,前四篇都是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阴暗面,或是统治者的荒唐无耻、丑恶嘴脸,或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酷无性和民主制度的虚伪。奥斯特洛夫斯基、高尔基的除外,这是显而易见的,《最后一课》写爱国主义也同样可以理解。这样的选择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同样的现象也体现在古典文学的选择中,也是较注重阶级性,也是考虑反映封建制度的腐朽、衰败的作品居多。鲁迅的作品的选择也有类似的倾向。不管编选者有意还是无意,这种选择的标准和范围还是太狭隘了。
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举不胜举,首先应该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方面出发选一些相适应的作品,通过鲜明、生动、准确、有力的语言和它承载的内容给学生提供有关真实世界的知识,打开一个广阔而深邃的人类精神世界,并让学生有机会去接触和认识善良、勇敢、热爱自由、追求真理、追求正义等人类品质,认识到生命的神圣、个体的尊严、自由的无价等观念,为个性发展储备下必要的精神资源。这对老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很大帮助。其次,现在的教材还太少、太单一了,全国只有几套。1999年,当时的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曾这样问:“让9亿人读一种书,这局面危险不危险?”应该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真正做到“一纲多本”。
2.对教师教学中模式化、程式化的思考
教学方法,是大多数语文教育者努力探讨和钻研的中心。在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改革中也的确涌现出了许多较科学的诸如五步教学程序,六步教学法、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等等。它们的确对教学改革起了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也发现这些语文教学改革大都是在技术层面上展开,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注重技术操作,还不能深入到语文教育教学的更深层次的探讨。如果刻意的模仿和过分地追求往往流于唯技术化倾向。其实语文教育教学的更大价值应该是精神层面上,它的最大的意义应该是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培养丰富的人性、正义感、独立思考、忧患意识、自尊、自律、善于与他人协调并为他人着想,热爱自然与生活等等,这些才是一个语文教师应该钻研和探索的重点。
3 对提高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思考
对人文精神的传递、培植,教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也可以说是关键因素。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教师应该是一个人文素养很高,有着伟大的人格力量和人文精神的人。现在思想观念革新的速度,教育向现代化迈进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我们的教师观念陈旧,不加强自己的人文素养,很难说能培养出具有高度人文素养的学生。
要想培植学生人文精神,首先应该培养教师的人文精神。我认为一个语文教师需要有:一、自由的思想,二、开放的观念,三、兼容并包的胸怀,四、较强的科研能力,五、一定的知识贮备,六、高度的人文素养,七、较强的审美和艺术感受能力。这就要求一个教师应该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宏大的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下,站在思想解放的前沿,关注思想解放中人的发展、人的完善,这样才能使语文教育以“人”为核心并向外辐射,从而将语文教育推向一个新阶段。
注释
①《旷野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上海文学,1993(6)
②武永明:《试论中学语文教学目的的演变与发展》,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7(2)
③韩军:《文就是道》,山东教育,2000(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