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构建新型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刍议

构建新型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刍议

日期: 2009-1-13 3:44:53 浏览: 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王振洪

摘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新世纪高师院校急需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高师院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目标单一,培养模式凝固化以及与社会的联系不足等问题。为适应日益变革的时代要求,高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做到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师范性与学术性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

关键词:新世纪;高师院校;人才培养

 

一、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背景

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21世纪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等教育本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知识经济时代要求高师院校更新人才培养模式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支柱已由传统的工业生产、机电技术转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产业、环保产业、信息、科技、教育与文化产业和以知识为基础的咨询服务业等。

学海网
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必然使社会的劳动结构发生根本的变化。创造性的智慧劳动,创造性的经营管理,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服务,将成为社会劳动的主体和领衔力量,社会将全面知识化。在这一新形势下,教育面临着又一次重大而深刻的变革。首先,要向尽可能多的人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教育,以全面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其次,要建立终身学习的体系,不仅在时间上,而且在环境和条件上都要向社会的全体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第三,教育应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高师院校面临的教育改革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它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而且要具备创新的能力,其要求是全方位的,包括: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②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创新精神。③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④具有较强的合作和竞争能力。这就要求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作出变革。

(二)经济全球化迫使高师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加入WTO,既为经济全球化注入了新的动力,成为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中一座崭新的里程碑,也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即将完全参与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体系与秩序之中,必将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也必将面临高度开放与激烈国际竞争的冲击与挑战。因此,高等学校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在经济领域内部,经济全球化包括了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投资全球化等范畴。而且,全球化正通过生产、贸易、金融和资本的跨国网络,以空前的广度、强度和流动速度向全球扩张,使世界上一个地区的行动和决定可以影响到距离遥远的国家、群体乃至个人,全球化使整个世界经济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化虽然是一个经济过程,但不可能不在社会文化层面上产生强烈的渗透与深刻的影响。在全球化的基础和背景之下,世界各民族文化上的相互交流、借鉴、吸收以及交融更为频繁、深化,世界各民族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撞与冲突更为深化和激化。所有这些,都必然深刻地作用于制度、教育、文化等方面,使人们在文化心理、价值选择甚至生活方式上发生显著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引发并逐渐加剧了全球性的人才竞争和教育竞争,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将会受到尖锐挑战。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入世”的需要,各行各业急需大量既懂外语,又懂计算机,既懂WTO标准,又懂国际惯例,既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又具有国际眼光的复合型人才,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性和不适应性是显而易见的。

(三)社会信息化趋势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整个社会出现了信息化的潮流。国际互联网和方兴未艾的远程教学、全球信息的共享使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由于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缺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学习环境,因而难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难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信息化的社会里,知识总量以惊人的速度剧增。据测算,互联网上的数字化信息每12个月就会翻一番,而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更新比较慢,很多学科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几十年不变,或者更新较少,许多新知识大学生尚未学会就已过时了,社会信息化使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迫在眉睫。

(四)国外高校的先进做法提示我们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思考

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方向。当今世界各国都以这样的指导思想,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探究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日本强调高等教育要适应综合创新的科技发展趋势,十分重视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在日本各高等院校普遍实行有利于综合人才成长的完善的学分制,理工性的大学大量开设科学技术社会学等综合性跨学科课程,学校的选修课在全部课程中占25%至40%。西方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基础性人才素质的培养。近几十年来,美国的高等教育不断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增加基础课,减少专业课,调整和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高校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20世纪50年代为20%,70年代增加到70%。专业课的比重却逐年下降,50年代为45%,70年代已降到20%。美国大学生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仅为10%左右,余下的都要在非专业领域就业。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特别是近几年,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和尝试,旨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以综合素质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的高等教育既要关注国际上高教的发展变化,更要从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出发,把加强素质教育作为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的突破口,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目标。

(五)教师教育体系改革和就业形势的严峻性需要高师院校变革人才培养模式

2000年,国家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从法律上开启了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办法》规定,必须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职业道德水准,必须加强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不断提高的制度建设。2001年5月29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28条指出,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鼓励综合性大学与其他非师范类高等学校举办教育学院或开设获得教师资格所需的课程。这一决策为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发展进行了明确的定位。封闭型的“师范教育”向开放型的“教师教育”演化,意味着教师的培养培训在过程上由分割走向一体和连续,在体制上由封闭走向竞争,教师来源渠道由单一走向多元。

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从“计划分配”改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在就业竞争中,用人单位的需求是多层面、多规格的,单一模式培养出的毕业生竞争力大大降低,很难满足社会的需要。今天的高师教育就是为21世纪准备教师,今天的高师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教育水平。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改革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十分必要。

二、高师院校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

(一)培养目标单一

为适应计划经济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办学体制:国家制定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统一的专业目录、专业教学计划,审定统编教材,统一招生和分配。长期实行这种体制,不可避免地导致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培养目标一个样,同一个学科专业只有一个目标,甚至专科层次培养目标照抄本科,其计划只不过是由本科压缩而来。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目标执行的结果,是同一个专业的不同学校的所有学生用统一的规格和要求,执行统一的计划,统一的评价标准,最终形成统一的教学模式。高师院校更是如此,在很大程度上把学校定位于培养基础教育师资这个唯一的基点上。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期存在,一方面造成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才在整体结构上“千校一面”,同一类型和同一层次的人才过剩,而社会所需要的其他类型和层次的人才严重不足,人才的比例和结构严重失调;另一方面,则是人才的“千人一面”,缺乏特色和个性,不具有创新精神和意识,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更高要求。高师院校培养的学生,除了会当教师外,对于其他职业的适应性就比较差,在人才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

学海网

(二)培养模式凝固化

我国高师教育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照搬原苏联的模式建立起来的,目标定位基于一种“专业—行业对口”的思想意识上,把培养“窄深型”、“处方式”的所谓“专家”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带有强烈的专业性和功利性特征,使普通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教育特点。

培养模式多年不变,始终没有突破50年代的框子,没有创造性,没有活力。具体表现在:专业设置过窄,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片面,缺乏综合知识、跨学科知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特别是教育教学所需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过于强调共性,忽视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片面强调师范技能,而不注重综合知识的学习和提高。

(三)与基础教育的联系不够

高师院校既无综合大学的水平,又无师范特点。具体表现在,教育学科薄弱,师范生与其他院校毕业生在应具备的教师素质方面显示不出多大优势。学校的办学思想及教学课程内容安排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与基础教育脱节。许多学科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和动态不了解或了解不多,自己讲自己的一套,对基础教育既无指导作用,也难以适应其发展。

三、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基本思路

何谓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构成人才培养系统诸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及其运作流程的范式,是可供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活动中借以进行操作的既简约又完整的实施方案,是教育教学思想、理论转化为变革教学实践,实现培养目标的物质力量的中介。[1]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①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这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居于指导和支配地位,它制约着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基本的培养方式。②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目标与规格是人才培养模式中最基本的要素,它既受教育思想观念的指导,又是专业与课程设置,乃至基本培养方式的依据。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既要考虑专业的稳定性,又要考虑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要求,体现出变革与创新性。③专业设置。在市场经济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专业设置要由静态走向动态,由封闭走向开放。在专业建设上,处理好一般与重点、普通与特色的关系,加强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④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有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或者说,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才。

为适应日益变革的时代要求,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应做到四个结合。

(一)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思想道德素质与专业素质是大学生必备的两种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起着统帅和灵魂的作用。专业素质是大学生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本领,在大学生素质结构中居核心地位。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却存在着重专业教育,轻思想道德教育的倾向。因此,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在加强、改进专业教育的同时,把教会学生做人放在首位,并渗透在专业教育之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还要注重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在抓好伦理道德、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的同时,突出开拓、创新精神和竞争、合作意识的培养,体现出思想道德教育鲜明的时代特征。曾有人对用人单位在挑选大学生时的要求做过调查。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在挑选大学生时首先看中“专业知识优良,多才多艺,且政治思想较高”的占74%。[2]因此,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是缺一不可的。因为,人类进入21世纪,主要任务是发展。创业,对于我们国家和民族尤其重要。创业精神来源于责任感,高师学生应当具备对国家和民族兴盛的责任感,以此消除自己对于职业、环境等的偏见。创业精神的表现之一是奉献精神,主要是勇于牺牲和艰苦奋斗。教师的责任感表现为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和创造文明。创业精神的实质和升华是开拓精神。开拓性包含了改造和创造的双重含义,符合改革的精神和责任感的要求。培养艰苦创业精神,正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目标。当然光有精神还不够,还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因此,必须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二)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党的教育方针的重点,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理论知识的灌输,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具有一定优势,从书本到书本,从课堂到课堂,长期以来,苏欧模式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但实践教育却相对显得十分薄弱,动手能力差是我国大学生的一个共同弱点。

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教育实践的时间长,而且实践形式多种多样。在美国,教育实践分三种:模拟实习、早期实地经验和教学学习。英国的教育实践也有两种形式,一是非正式教育实习。另一种为正式教育实习。教育实践的时间根据秋、春、夏三个学期来安排,一般不得少于20周。[3]相比之下,我国高师院校的教育实践就显得十分薄弱。一是实践时间短,一般6—8周。二是实践形式单一,只有实习,缺少见习和模拟训练。导致学生在新的岗位上需经过较长的适应期。要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必须把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并适当增加实践时间,减少理论学习的时间。如高校“两课”社会实践、专为实践而设的短学期制、加强专业实习、见习等,都是非常有效的形式。

(三)师范性与学术性相结合

高师院校的师范性与学术性是长期以来讨论不休的问题。两者似乎是一对不可共存的矛盾。高举师范大旗,是高师院校的一致行动。但以往在强调师范性的同时,就有了排斥学术性的内涵。师范生似乎不需要任何学术能力,只要掌握教师的基本技能就够了。这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教师职业市场由师范院校独占的形式所带来的人们观念上的守旧和固步自封。当前中国教师教育体系的开放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与时俱进的必然。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培养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未来教师的学术修养,使未来的教师具有更宽厚扎实的学识基础、更开阔的学术视界、更敏锐的思维、更锐意的创新精神。这是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无疑首先是对培养人才的教师的要求。长期以来针对高等师范教育提出的“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说到底是在必须承认“师范性”的前提下争自己的“学术性”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高师类院校在学术上低于相应综合性大学一筹的现实。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教学中若缺乏研究性的思考是起不到应有效果的,照本宣科,绝不是大学教学的特点,它只是学术研究的避风港。没有一定学术含量的教学,绝不会是好的教学。教学与科研在高师院校中应是鸟之两翼,车之两轮,难以割舍。

(四)通识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

所谓通识教育是指师范院校在培养师资类型的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中,完全按照师资的规格和要求进行教学和实践。这当然一方面对于培养合格的师资是有促进作用的,但一旦离开师资行列,就可能会变得难以适应。因此,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上还必须有能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的课程与方式,有让学生有充分施展个性特征的余地。包括吸收综合性大学课程设置中的一些更有利于学生成长和特长发挥的课程,并根据师范生原有的特性,设计出使学生能有一展才华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方式。这样使师范生既有自己的特长,又有综合性大学学生的优势,二者相辅相成,从而具有更强的适应力。

参考文献:

[1]杨峻,等.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转变刍议[J].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2):5—12.

[2]李章科,等.世纪之交高师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探[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6,(6):88—92.

[3]周志田.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探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2):84—87.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