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高校创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探究

高校创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探究

日期: 2010-8-3 16:33:10 浏览: 1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创业是一项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的活动,也是一项全面体现创业者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活动,因此高校创业专业的培养模式必须符合创业活动本质和对创业人才的要求,体现创业知识传授和创业精神、技能的融合统一。本文针对国内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从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方法、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和师资队伍四个方面来论述和构建一个系统化、专业化的高校创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创业管理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近年来,在高等院校中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造就创业型人才的呼声日益高涨。全国很多高校开始了创业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看,大部分高校在办学理念、管理机制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仍没有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在创业教育的理念方法、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创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从创业活动的本质看,创业是一项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的活动,也是一项全面体现创业者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活动,因此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符合创业活动本质和创业人才的要求,体现创业知识传授和创业精神、技能的融合统一。
   基于上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综合国内外创业人才教育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高校创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状况,从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方法,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和师资队伍四个方面来论述创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以期建立一个系统化、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培养理念和方法
   美国考夫曼创业研究中心Hills (1988)认为,创业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增加学生对新创事业创始、管理过程的认知与了解,让学生清楚创业活动的开展需要具有在不确定环境下洞察创业机会的知识与能力,掌握资源的获取方式与途径方面的知识;其次为增加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通过创业教育让学生掌握创业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安排以及财务分析等管理职能方面的知识,了解这些管理职能在一般管理活动与创业活动中的区别;最后,通过创业教育让学生了解新创公司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因此,对创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要跳出传统的一般工商管理教育按照各个专业职能来划分的培养理念,建立一种与创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新理念,把创业和创新发展需要的管理知识教育按照创业(创新)机会识别、企业成长、成功收获等完整的创业过程方式来教授给学生,通过以创业知识的学习、创业技能的训练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创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较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创业管理精英人才。
   在创业人才的培养方法上,也需要实施创新,彻底转变以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三中心”教育思想,向以学生主动参与、全方位全过程体验和互动为特征的体验式和情景式教学转变。具体而言,包括:一是尝试设计情境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强调多样化和创新性,运用具体创业实践、创业模拟、创业竞赛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贯彻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三位一体”。二是建立开放式人才培养环境,在课堂-校园-社会的开放环境下,探索组织创业大赛、设立创业基地、校园创业活动支持、组织与企业的对接、设立创业基金等多种形式,给学生提供各种创业实践机会,激发、指导、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三是探索团队式指导和学习的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通过组织具有不同背景和专长的成员成立导师组,进行对学生的团队式指导,以及学生按照团队进行组合,并按照团队形式贯穿各个学年的学习过程。
   二、课程体系
   按照高校“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原则,以及创业管理对复合型、实践性人才的需求,强调交叉学科、创新精神和多元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适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组织的创业管理能力的要求,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应体现以下两方面特征:一是内容的综合性。创业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程的设置上必须体现综合性,学科创业课程、创业实践活动课程与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等创业教育目标之间要形成一个体系。二是形式的多样性。创业教育不同于传统学科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创业教育的需要,创业教育应该以问题导向、情景模拟、过程体验、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体现实践性,让学生身临其境,主动思考、体会和实践创业过程的方方面面,使得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创业管理的知识和技能的运用。
   课程体系设计结合创业的过程,以模块化方式来设计,具体包括基础模块、创业设计、创业管理和专题等四大模块。
   1.基础模块
   提供学生创业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基础性知识,从事创业管理活动必备的思维、人文素质、语言表达和沟通技能。课程包括:管理学、管理经济学、应用投资学、公司法和合同法、创新思维管理、创业人文素质培养、语言表达和演讲艺术、商务沟通与谈判。
   2.创业设计模块
   提高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和理解,学会如何评估新的商业机会,以及准备商业计划书。课程包括创业管理导论、创业企业战略、创业企业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创业机会评估、商业计划书。
   3.创业管理模块
   涉及企业创业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管理问题,课程包括企业成长管理、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人力资源管理、创业企业资本运营、公司创新管理、创业投资与风险管理、商务沟通和谈判、国际贸易实务、技术创新管理、信息技术管理、企业经营模拟实践。
   4.专题模块
   专题模块涉及创业相关的专题管理内容,课程包括家族企业管理、房地产投资经营、特许经营与管理、管理咨询实践、高技术创业与管理、收购与兼并、创业融资和风险资本。
   三、实践体系
   创业本身就是一项实践活动,仅靠创业教育传授的理论知识,培养出的学生也只能“纸上谈兵”,因而要注重学生的创业实践教育。通过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并获得一定的创业经验。
   1.实践环节构成
   实践环节设计按照创业教育的过程,循序渐进,从基础性体验、课程设计、计算机模拟经验实践、企业实践等四方面来组织安排,使得学生对创业的感性认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三者进行有效结合。
   创业基础体验,属于创业基础模块的实践环节,让学生进入真实的创业环境,感受创业过程,为学生在学习创业各专业模块课程之前,建立对创业的感性认识。创业基础体验的形式,是以团队形式参与一个项目或活动的策划和实施。课程设计,是结合各专业模块中的相关课程而设置,包括商业计划书、企业成长战略、MIS课程设计。企业经营模拟实践,运用计算机手段实现企业经营模拟,让学生在虚拟式的经营环境下培养企业运营的能力。企业创业实践和结果评估,学生在创业管理的各专业模块学习过程中,进行具体的企业创业实践活动,对其进行评估,并进行相互间的经验和感受交流。
   2.实践环节开展的主要途径
   创业实践教育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进行。一是通过学校产学研结合而创办的企业和产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场所,为创业个体提供一个实践平台。二是利用学校内部的条件和资源,为学生的校园创业提供支持帮助。引导学生创立一些有新意、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实体,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拓宽其创业视野。三是安排学生参与一些科研和企业项目,允许学生参与校外的协作项目。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会获取许多实践经验,同时也会加深对课程理论的理解。四是邀请一些创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创业成功的企业家,给学生传授和分享创业的知识和经验,用真实的事例来感染学生,调动他们的创业热情,提高专业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3.实践基地建设
   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是沟通理论教学与实践的媒介,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锻炼创业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创业教育和学生创业需要,充分调动校内外各种资源, 注重校内外结合,实现开放式、社会化的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1)校内实践基地
   争取学校和相关学院的支持,探索多形式、多层次的实践基地建设。第一,建立创业教育实验室,主要供学生情景模拟和案例学习,既有大量案例的研讨,又有通过计算机模拟软件进行创业练习。第二,建立创业咨询和服务中心,提供多项功能和服务,包括: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创业咨询意见,让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创业咨询业务,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资助和咨询服务,以各种方式指导学生自主创办、经营企业;从事商务活动、技术发明、成果转让、技术服务等业务,让学生在实体中处于主体地位,体验创业全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举办创业计划竞赛, 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热情,提供一个全面检验和提高自身创业能力的机会,同时还可以选拔出具有潜力的创业项目和创业团队, 帮助他们争取到广告商、投资商的支持, 实现学生的自主创业。
   (2)校外创业实践基地
   建立校外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通过与企业开展合作教育,在合适的企业中建立创业实践基地,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可以对企业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提供解决办法,让学生感受创业氛围,增长创业才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的作用,把大学科技园与大学生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大学科技园成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利用大学科技园的资源条件,合理设计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教学内容,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让大学科技园成为创业教育的第三课堂。积极制定政策和采取措施,加强对大学科技园的引导,在重视科技园硬件条件建设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大学科技园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对大学科技园的支持力度与人才培养的数量和效果直接挂钩。制定优惠政策,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学生创业,对学生创办的企业实行信贷、工商、税务等特殊政策,对于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风险投资或其他便利条件的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或补贴政策。
   四、师资队伍建设
   国内外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表明, 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应来自经济管理、工程技术、政府经济部门、企业、创业园、投资公司等领域, 他们构成了创业教育专家体系的六个基本要素。因此需要建立一支结构多样化的师资队伍,以弥补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相对单一的结构,体现整体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加大对高校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创业教育师资的专业水平。采取创业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在保证教学科研的情况下投入创业的实践运作,增强市场意识和提高实战能力,并让他们带领学生了解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流程,协助企事业单位解决疑难问题,改善经营管理,为创业教育奠定坚实的实践教学基础。
   建立一支专业教学的兼职师资队伍。面向社会吸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成功企业家、政府相关部门人员、技术专家以及法律、会计等各种相关的专业人才做创业基地的兼职教师,形成结构合理和门类完整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兼职教师与校内的专业教师可以进行优势互补,发挥各自所长,提高对学生创业知识学习和实践的指导效果。
   加大激励,调整教师的绩效评价办法,鼓励教师投入创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探索和实践。由于创业教育教师在指导大学生各种创业实践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现有的教学工作业绩评价办法不适应创业管理专业教学量的合理评价,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于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参与创业咨询的工作,采用合理办法折算成教学工作量,切实提高对教师的激励力度。
   参考文献:
   [1]朱媛玲.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7,(9):65-67.
   [2]夏维力,路艳.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改革探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8,(4):91-94.
   [3]谭菊华,韩桥生,邱东升.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探究[J].教育学术月刊,2008,(3):72-74.
   [4]李勃.试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构建[J].中国青年研究[J].2007,(9):16-18.
   [5]刘晖,权良柱,谢辉.让大学科技园成为创业教育的沃土[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1-2):98-99.
   本文为浙江工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教改项目:“创业管理(1+“1”+2)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

返回顶部